這是8月5日江油抗議現場的一個小夥子,他手裡拿著紅寶書,在前面引導著現場民眾並在視頻最後大喊「毛主席萬歲」。
他能在8月5日到達抗議現場肯定是勇氣有嘉,他在現場做了四件事:
譴責了警察暴力
也維護了警察認為他們接受命令,不知道事實
也維護了抗議,是問政府要說法,不是衝擊政府
表示他相信政府、相信警察
我在昨天詢問,社會運動中的「毛澤東崇拜者」是好的夥伴嗎?這問題看上去很簡單,其中有三個理由:
當然是,因為社會運動本來民眾處於劣勢,所以要團結儘可能的力量
毛澤東崇拜者是「扛著紅旗反紅旗」,他們只是使用中共允許的話語反對中共
毛澤東崇拜者崇拜的是一個簡單的,他們臆想的毛澤東,他們的「毛信仰」是假的,他們的善良和勇氣是真的
大概是這樣的三個理由,我對這三者都有些看法,和大家商榷:
關於青年的毛澤東崇拜,我有一篇歪腦的專欄文章,供大家參考:
1 毛崇拜者是「裝崇拜」和「淺崇拜」嗎?
上述理由2和3其實在說他們對毛澤東的崇拜是「裝崇拜」和「淺崇拜」,言下之意他們的意識形態和我們並無太大不同,我們彼此的相似更大。
但我對這個結論非常懷疑,大家可能還記得清華自殺博士赵祥睿,他也是一位毛崇拜者,如果他介入上訪事務被抓是事實,說明他也有介入公共的意識和勇氣。但如果你還記得他的日記,和很多他的發言,例如他曾經和朋友說:
“今年第三艘航母要造好了,中国一定会超过美国。”
這應該可以讓你意識到你和他的很大不同。毫無疑問毛崇拜者的意識形態是真實的,他們不是「扛著紅旗反紅旗」,這代年輕人在毛崇拜上花了很大的功夫,他們閱讀《毛選》,他們瀏覽大量知乎針對毛澤東的問答和B站的毛澤東解析視頻。當然他們可能也對《讓子彈飛》的毛澤東解釋樂此不疲。
這是一個恐怕使用了上百上千小時甚至更多時間構築的意識形態——甚至說信仰。他們絲毫不會避諱「大躍進」的死亡和 「文化大革命」,且都編織了精巧的意識形態和說法解釋這些問題。
毛崇拜在網絡上是一個巨大的活躍社群,這個社群依靠不斷生產歷史內容和政治內容內聚,絕非一個「淺崇拜」。
2 我們與毛崇拜者有多大距離
當然即便如此,也未必代表不能與其合作,關鍵在於,我們與毛崇拜者到底有多大的分歧?你可能已經注意到了,江油視頻中手持紅寶書的青年在積極為警察和政府辯護,這當然可以是一個老練的社會鬥爭策略,但也可能來自他們的信念,與我們南轅北轍的信念。
毛主義者在以下的方面的信念,是不能忽視的:
平等與集體:追求結果上的絕對平等,一種盧梭時的公正觀念,認為個人必須服從於集體(國家/人民)。實現“階級一致”,才能實現平等,認為不存在超階級的公平。
利維坦式的全能國家:主張建立一個強大的、不受制約的“人民民主專政”國家,來領導一切、管理一切,推行公有制,並打擊“階級敵人”。
革命史觀:高度贊揚毛澤東時代(前三十年),認為那是充滿理想、公平正義的時期。“大躍進”、“文革”等運動被視為探索中的失誤或有其積極意義。將改革開放視為“資本主義復辟”的開始。
人民/無產階級(由先鋒隊即黨來代表)優先論:他們的權力具有天然的合法性,因為它代表了“絕大多數人民”的“根本利益”(想想司馬南)。
階級鬥爭與反西方敘事:將世界視為被壓迫民族/國家與帝國主義(尤其是美國)之間的鬥爭。具有強烈的民族主義和反西方情緒。
在這個背景下,我們可以考察兩個問題,毛崇拜者主張言論自由和司法獨立嗎?答案是絕對否定的:
針對言論自由:
主張有階級性的言論自由。他們追求的是“無產階級”的言論自由,即他們自己批判“資本主義”、“修正主義”和“官僚集團”的自由。但他們絕不認同“階級敵人”(如自由派知識分子、資本家、為西方辯護者)也應享有同等的言論自由。針對後者,都是使用緊急狀態和境外勢力論進行攻擊的(想想未明子)。
針對司法獨立:
從根本上徹底否定司法獨立。他們認為,法律和司法都是“上層建築”,是統治階級實現其階級統治的“工具”。因此,司法絕不能獨立,一旦司法獨立,司法就會成為精英集團,成為捍衛精英利益的工具。他們信賴人民民主專政大於司法獨立。
如果一個人群在這兩個問題上與我們都有如此大的差異,我很懷疑他可以是社會運動路上的夥伴。
3 可能出現的分歧
你完全可以設想,當社會運動和抗議出現「境外勢力」論,毛崇拜者會如何回應,他們的回應不會是「境外勢力?月球嗎?」,而大概會是「我們無法排除運動被境外勢力利用的風險,雖然我們對政府有不滿,但如果運動被境外勢力利用,我們一定會旗幟鮮明地與其鬥爭」。
當涉及到體制改革的呼籲,民主、司法獨立、言論自由,他們可能會天然的反感,並迅速站到政府一邊,他們希望的是一個權力更集中,作風更民粹的中共一黨專制政府(想想薄熙來),一旦抗議運動前進一點,就像視頻中這個青年所說「我們不是來衝擊政府的」。他們可能很快會對「衝擊政府」和「顛覆政府」進行批判。
4 審視輕率的「團結論」
一般公眾對社會運動和抗議有一種「殘忍的老練」視角,認為社運不易,要團結一切力量,我提出「毛崇拜者」是合作夥伴嗎這個話題是「精神潔癖」和「秀才的迂腐」,不如直接用毛澤東的話吧。
“所謂政治,就是把朋友搞得多多的,敵人搞得少少的。”
這話聽上去很有誘惑力,但實際上,毛澤東是如何對待他的「朋友們」,過程中如何對待「敵人」呢?俄國布爾什維克如何對待左翼盟友呢?國共合作後蔣介石如何清黨呢?伊朗1979革命後,伊斯蘭派如何對待世俗左派和自由派呢?埃及2011茉莉花後,穆斯林兄弟會如何對待運動中的青年和自由派呢?
在這裡,到底什麼是「老練」似乎獲得了一個扭轉,不僅如此,這就是我想說的,很多「直覺式」的「現實主義」答案,未必有其聽上去那麼明智。
世界苦茶的政治寫作,是我做的一個新嘗試,使用一些更短小的文章和大家探討。
歡迎大家關注和轉發
如果你有你的看法,也很樂意和你交流:
謝謝厚辰的短分享,精煉又清通😄我對文章中的四個對盟友利用完就消滅的例子並不清楚,所以請ChatGTP回答了一下,也許能幫到其他讀者:你提到的這四個例子,其實都有一個共通模式:革命或社會運動初期,不同派別為了推翻共同敵人而暫時合作,但一旦掌權或局勢穩定,主導派系往往會迅速打壓、排擠甚至消滅原本的盟友。下面我給你分別梳理:
⸻
1. 俄國布爾什維克與左翼盟友(1917–1920s)
• 背景:十月革命後,布爾什維克(Bolsheviks)與其他左翼力量如社會革命黨(SR)、孟什維克(Mensheviks)、無政府主義者一度有合作。
• 轉折:1918年 Constituent Assembly(立憲會議)選舉中,左翼社會革命黨得票比布爾什維克多。列寧解散會議,標誌民主合作結束。
• 手段:
• 1918–1921 間,禁止其他社會主義政黨活動,逮捕領袖。
• 在紅軍與契卡(秘密警察)支持下,對無政府派與工人自主管理工廠的運動進行武力鎮壓(如克朗施塔得起義 1921)。
• 結果:布爾什維克最終建立一黨專政,其他左翼力量被消滅或流亡。
⸻
2. 國共合作後蔣介石的清黨(1927)
• 背景:第一次國共合作(1924–1927)是為了聯合推翻北洋軍閥與帝國主義勢力。
• 轉折:
• 北伐中後期,共產黨在工會、農會迅速擴張,引起國民黨右派與資本階層警惕。
• 蔣介石認為共產黨威脅國民黨領導權及社會秩序。
• 手段:
• 1927年4月12日「上海清黨」:聯合青幫、商團武力鎮壓工人糾察隊。
• 全國範圍內展開捕殺、驅逐中共黨員的行動(血腥鎮壓導致數萬人死亡)。
• 結果:國共合作破裂,中共轉入農村武裝鬥爭,國民黨成為一黨政權。
⸻
3. 伊朗1979革命後伊斯蘭派對世俗左派與自由派的處置
• 背景:1979推翻巴列維王朝的革命中,伊斯蘭主義者(以霍梅尼為首)與世俗民族主義、馬克思主義左派(如圖德黨、人民聖戰者組織)暫時合作。
• 轉折:
• 革命勝利後,霍梅尼迅速建立神權架構(伊斯蘭共和國)。
• 左派批評宗教專政、支持工人自主化,觸犯神權派核心利益。
• 手段:
• 關閉左派報紙、驅逐大學異議教師與學生。
• 1981–1983 年大規模逮捕、處決世俗與左翼領袖。
• 大量異議者流亡國外。
• 結果:伊斯蘭共和國成為唯一合法政治力量,世俗反對派徹底被清除。
⸻
4. 埃及2011茉莉花革命後穆斯林兄弟會對青年與自由派的態度
• 背景:2011推翻穆巴拉克的革命中,穆斯林兄弟會與自由派、青年運動(4月6日運動等)合作。
• 轉折:
• 2012年穆爾西(兄弟會)當選總統後,兄弟會逐步將政府與憲法宗教化,弱化世俗派影響。
• 自由派與青年批評兄弟會背棄革命精神、壟斷權力。
• 手段:
• 兄弟會政府在政治上邊緣化自由派與青年,拒絕與之共享權力。
• 使用警方和支持者驅散抗議活動,限制新聞與言論空間。
• 結果:自由派與青年感到被背叛,部分與軍方合作推翻穆爾西(2013軍事政變),最終兄弟會也被軍方鎮壓。
⸻
共通模式
1. 革命初期:不同派別為推翻舊政權合作。
2. 權力集中:主導派認為盟友威脅領導地位。
3. 打壓異己:採用法律、媒體、甚至暴力消滅盟友。
4. 建立單一主導政權:形成一黨(或一派)壟斷的政治體制。
希望厚辰可以多写一点这样有深度的文章,毕竟主频道的深度分析类视频,历史实有主义什么的已经难产很久了,茶粉叹气。